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脂磷壁酸‐葡聚糖‐葡糖基转移酶复合体作用

Rola(1980年)通过对人和猴的实验发现,给蔗糖组牙菌斑中葡聚糖量多,LTA量也多。蔗糖组牙菌斑生物膜中葡聚糖量少,LTA量也少,LTA和葡聚糖有很强的相关性,从而推测这两种物质是以复合体形式存在。唾液中有一种可结合葡聚糖的活性因子就是LTA。因此,LTA和GTF上均有葡聚糖的受体,这些受体将三者结合成复合体,在细菌的黏附中起作用,提出了酯磷酸‐葡聚糖‐葡糖基转移酶复合体学说。葡糖基转移酶连续不断地吸附沉积于牙菌斑生物膜基质,使牙菌斑生物膜和细菌更为牢固地附着。唾液中含有可吸附性、具有酶活性的细菌游离 ......

——《实用龋病学》
书名:《实用龋病学》
栏目:实用龋病学 > 第六章 口腔微生物的黏附机制 > 第三节 细菌特异性黏附机制
作者:周学东 岳松龄
参编:
页码:119-12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