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肝豆状核变性发生年龄分布从少年到壮年,约有半数之多的患者在20~30岁,男性多于女性。由于患者体内缺乏血浆铜蓝蛋白,不能与铜结合,以致大量铜沉积于肝、脑(豆状核)、角膜和肾脏,导致铜代谢障碍并引起一系列内脏功能和组织上的损害。病理切片可见壳核和尾状核神经细胞变性或消失,且为星形细胞代替。若铜在肝内大量沉积,可出现肝大,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肝萎缩。肝脏外表及切面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镜下示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萎缩,淋巴细胞浸润,胆小管增多,结缔组织增生等坏死性肝硬化改变。用放射免疫法测得患者血清中有正常原铜 ......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书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栏目: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第二章 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与精神障碍 > 第六节 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
作者:王飚
参编:王飚,江开达,孙克莎,沈文龙,张少平
页码:36-3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