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一、氟制剂的药学研究

1 .吸收目前常用的氟制剂包括氟化钠和一氟磷酸钠,两者在液体环境中均易于溶解,释放出氟离子。氟离子在胃肠道可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迅速被吸收,其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上段。一次性给予氟化钠,30min后即可出现血氟高峰,其半衰期约3h。但在酸性环境中,氟化钠易于形成非解离形式的氢氟酸,不但可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还可与钙离子、镁离子等形成不易溶解的氟盐,将明显影响其生物利用度。一项关于氟化钠对去卵巢大鼠破骨样细胞及其凋亡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氟化钠通过抑制破骨样细胞的形成并促进其凋亡,从而有效减少了骨量的丢失,通过增加骨 ......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书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栏目: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 第三篇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综合治疗策略 > 第十一章 药物治疗 > 第六节 氟制剂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裴福兴 邱贵兴
参编:王光林,方跃,卢春燕,田浩明,刘洋
页码:180-18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