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电位用于术中监测,需要与患者的基线数据作对比。宜在施行麻醉、安放电极、体位摆放、切口暴露后获取基线数据,并评估诱发电位信号质量和变异性,以确定应用哪种预警标准,从而形成与后面过程作比较的基础。除肌收缩、心电、脑电等生物技术性噪声外,诱发电位中慢速且出现晚的组分,由于其易于骤变也成为噪声来源。这一刺激强度近似等于两倍的运动阈值,可在使用肌松剂前测出,也可在肌肉松弛后逐渐增加刺激强度,直至所记录的诱发电位波幅稳定。高频刺激时,诱发电位波幅减弱,甚至无法记录,但刺激频率快时,诱发电位数据获取较快,能较早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