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十三、硫氯酚

硫氯酚(bithionol,别丁)自1961年日本横川宗雄首次报告应用治疗肺吸虫患者及实验动物有效后,国内在有关专家的建议下随即于1962年生产此药并应用于临床,获得良好疗效。能抑制并殖吸虫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干扰其代谢。药物与虫体接触后,局部被破坏,也可能透过皮层进入虫体内,抑制虫体内微管结构和功能,以及抑制虫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度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和荨麻疹等。部分患者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偶有中毒性肝炎发生。此系患者体内的并殖吸虫体被药物破坏后,释放大量异体蛋白而引起的变态反 ......

——《儿童寄生虫病学》
书名:《儿童寄生虫病学》
栏目:儿童寄生虫病学 > 第十四章 儿童寄生虫病的化学治疗药物 > 第一节 治 疗 药 物
作者:闻礼永
参编:陆绍红,吴晓华,王勇,张悟澄,陈翠娥
页码:494-49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