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三、诊断标准和临床分期分型

存在易于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基础疾病,如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大型手术及创伤等。实验室检查符合下列标准(同时有以下三项以上异常):血小板低于10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疑难或其他特殊患者,可考虑行抗凝血酶、因子Ⅷ、C及凝血、纤溶、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测定。血小板<50×109/L或有两项以上血小板活化产物升高(β‐TG、PF4、TXB2、P‐选择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期可分为临床前期(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高凝期)、中期(低凝期)、晚期(纤溶亢进期)。因该分期临床判断较为困难且影响抗 ......

——《“走进西部”医师培训系列教材——内科学、儿科学、皮肤科学分册》
书名:《“走进西部”医师培训系列教材——内科学、儿科学、皮肤科学分册》
栏目:“走进西部”医师培训系列教材——内科学、儿科学、皮肤科学分册 > 第六篇 造血系统疾病 > 第五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指南
作者:何晓东 李玉民 王志平
参编:张连生,王俭勤,宋飞雪,万毅新,马莉
页码:446-44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