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多见于外伤性脊髓损伤,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0%~53%。异位骨化多发生于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最常见于髋关节周围,其次为膝关节(图28-13),可导致不同并发症,包括神经损伤、关节强直、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骨质疏松、软组织感染等。急性脊髓损伤后早期异位骨化可通过检测血C-反应蛋白(CRP)和碱性磷酸酶发现,CRP的升高与异位骨化呈正相关,并随病情缓解而下降。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是脊髓损伤早期预防异位骨化的强效药物,其对异位骨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学者认为异位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