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尿崩症( 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 )首先由Forssman和Waring报告,是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缺陷的一组疾病,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后天性尿崩症继发于肾小管损伤或肾小管有遗传缺陷,如慢性肾衰竭,两性霉素B 、碳酸锂、四环素毒性反应和Fanconi综合征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AQP-2突变引起的肾性尿崩症,因为AQP-2突变是肾性尿崩症的主要病因,临床的病例报道也相当多。获得性肾性尿崩症比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更常见,但程度较轻,主要牵涉AQP-2的降调节。许多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