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1﹒糖原贮积病Ⅰ型

是糖原贮积病中最多见的一种,约占总数的25%。1952年,Con首先阐明了该病的病因是由葡萄糖‐6‐磷酸酶系缺乏所引起。葡萄糖‐6‐磷酸酶系是所有参与糖代谢途径的酶中唯一存在于细胞内质网内的酶,由以下成分组成:①葡萄糖‐6‐磷酸酶。由遗传导致的上述系统任一组分的缺陷即可造成Ⅰ型糖原贮积病,依次定名为Ⅰ a、Ⅰ b、Ⅰ c和Ⅰ d型。型GSD患儿则由于肝、肾等组织中葡萄糖‐6‐磷酸酶系的缺陷, 6‐磷酸葡萄糖不能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只能获得由脱支酶催化糖原1,6糖苷键水解所产生的少量葡萄糖(约8%),因此可 ......

——《临床生物化学》
书名:《临床生物化学》
栏目:临床生物化学 > 第二章 物质代谢及代谢紊乱 > 第二节 糖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及临床诊断 > 一、遗传性糖代谢疾病 > (六)糖原贮积病
作者:张惠中
参编:樊代明,黎孟枫,贾战生,吴忠道,徐立红
页码:27-2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