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从感染性虱或蜱体内来的螺旋体,通过皮肤黏膜及皮下组织到达淋巴及血液循环。在潜伏期内通常无症状,蜱叮咬处可有特异性皮疹,从红色丘疹到水疱、硬结(0.5~1cm,个别可达10cm),最后色素沉着或抓破后结痂,可持续1~2周,痒感明显。螺旋体在血浆内繁殖,达到每毫升血液中106~108个时,即开始产生症状,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及疲倦等(发作期症状)。脾的病变最明显,表现为肿胀、梗死,坏死灶内有巨噬细胞、浆细胞和白细胞浸润,脾髓内单核‐巨噬细胞增生,白色小脓肿形成。肝肿大,坏死灶散在,Kupffer细胞增生、肿胀 ......

——《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书名:《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栏目: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 第十八章 螺旋体病 > 第二节 回 归 热
作者:李梦东 王宇明
参编:牛俊奇,吴观陵,贾杰,斯崇文,白雪帆
页码:991-992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