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三 心室电风暴的发生机制

时、围手术期等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情况下,大量儿茶酚胺释放,改变了细胞膜离子通道的构型,使大量钠、钙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引起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人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认为希普系统传导异常参与了心室电风暴的形成,起源于希普系的异位激动不仅能触发和驱动室速/室颤,而且由于其逆向传导阻滞,阻止了窦性激动下传,促使室速/室颤反复发作,不易终止。房室阻滞伴束支阻滞、H波分裂、HV间期≥ 70毫秒等均为发生心室电风暴的电生理基质,应尽早识别希普系统传导异常参与的心室电风暴。 ......

——《中国心律学2008》
书名:《中国心律学2008》
栏目:中国心律学2008 > 第三篇 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与防治 > 心室电风暴
作者:胡大一 郭继鸿
参编:马长生,杨延宗,曹克将,黄从新,吴书林
页码:169-17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