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心房颤动机制研究的困难所在

心房颤动(房颤)的机制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初期,但至今也没有完全得到阐明。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是探讨疾病机制的重要方法,但在房颤的机制研究领域,一直缺乏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自快速心律失常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问世以来,不仅使得这类心律失常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与此同时也阐明了一部分快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但目前在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研究领域,迫切需要一种可操作性强、有效损伤更确切的标测消融导管,其目的是通过造成心房某一特定部位的有效损伤或环绕肺静脉的连续透壁线性损伤以验证局灶或局部驱动在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维持机 ......

——《心房颤动---临床实践与治疗进展》
书名:《心房颤动---临床实践与治疗进展》
栏目:心房颤动---临床实践与治疗进展 > 第一部分 总论
作者:马长生
参编:董建增,刘旭,刘晓惠,杜昕,方冬平
页码:17-1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