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12节 蕈样肉芽肿

蕈样肉芽肿,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遗传、感染、环境因素、病毒感染有关。病理组织学检查真皮上部非特异性炎症浸润,出现亲表皮现象及Pautrier微脓肿,真皮上部出现带状多形性细胞浸润,包括正常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细胞、浆细胞,附属器上皮,特别是毛囊也可见散在单一核细胞浸润,肿瘤期主要为蕈样肉芽肿细胞,可达皮下脂肪层。暴发型蕈样肉芽肿,预后差。2 ﹒晚期治疗:皮损广泛、淋巴结、内脏受累者可采用化疗,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甲氨蝶呤等,可单独或联合应用。 ......

——《基层医师手册》
书名:《基层医师手册》
栏目:基层医师手册 > 第十篇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 第九十一章 皮肤肿瘤
作者:张福奎
参编:张彬,陈召伟,郭文年,薛玉增,张勇军
页码:1121-112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