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是由于1‐磷酸果糖醛缩酶(B型醛缩酶)缺乏或活性降低所致。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部分杂合子者也可有症状。主要表现为进食含果糖或蔗糖(蔗糖经消化后产生果糖)的食物后引起呕吐、营养不良和低血糖,严重时可引起肝、肾损伤,最终危及生命。诊断明确后,应避免摄入蔗糖及果糖。及时治疗后,预后良好,肝脏病变常可逆转。虽然肝脏无己糖激酶,却存在特异的果糖激酶,后者使果糖磷酸化生成1‐磷酸果糖,然后被肝脏特异的1‐磷酸果糖醛缩酶分解成磷酸二羟丙酮及甘油醛。果糖耐量受损,血果糖增高,葡萄糖降低,同时血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