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一、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学基本知识

MRI的物理学基础是核磁共振现象。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Damadian发现肿瘤组织的T1值和T2值比正常组织长,由此开始了MRI的临床应用研究。当给人体外加一个特定频率(氢原子核的自旋频率)的射频脉冲激发后,低能量的原子核将吸收能量,从低能量状态跃迁到高能级状态,当射频脉冲持续一段时间和强度后,纵向磁矢量(Mz)为零。当停止发射射频脉冲后,被激发的氢原子将释放能量重新回到低能量状态,而氢质子的同步运动状态消失,横向磁化矢量Mxy逐渐消失,纵向磁化矢量Mz重新形成,这个过程称为弛豫(relaxation ......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
书名:《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
栏目: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 > 上篇基础部分 > 第8章 磁共振成像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第1节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作者:吴希如 林 庆
参编:包新华,姜玉武,包新华,蔡方成,常杏芝
页码:204-205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