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六)地下水的污染途径

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途径大多与地下水的补给途径相一致,即通过被污染的补给源而污染含水层,另外通过井孔、坑道、岩溶、裂隙等也可污染地下水。由于井孔造成含水层污染多发生于开采井井管外围封闭不良,使地面污水沿井管外壁流入含水层,或使上部不能饮用的含水层的水(如苦咸水)流入开采的含水层。开采封闭含水层(承压含水层时),若上部滞水层(顶板)之上的非封闭含水层(潜水层)被污染,对开采的含水层是潜在污染源,当开采的含水层水位下降时,与非封闭含水层形成较大的水位差,非封闭含水层受污染的水可通过滞水层越流至开采的含水层。也可 ......

——《饮用水卫生与管理》
书名:《饮用水卫生与管理》
栏目:饮用水卫生与管理 > 第一章 概 述 > 第三节 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 三、地 下 水
作者:甘日华 温伟群
参编:凌波,张永慧,邱建锋,罗益信,叶兵
页码:14-1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