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肾小管损伤学说

鉴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内,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管壁通透性异常升高,远端肾小管腔内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球毛细血管常出现有效滤过面积及通透性减少和降低,小动脉血管收缩,以及肾间质水肿等病理生理特点,肾小管损伤学说认为。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是由于造成了近端小管坏死引起小管液返漏(back‐leaky)和远端小管内管型形成引起肾小管阻塞(tubular obstruction)而形成的。其机制可归纳概括如下:(1)肾缺血和/或肾毒性刺激使近端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脱落,管壁通透性异常升高。肾小管阻塞不是启动肾功 ......

——《急性肾功能衰竭》
书名:《急性肾功能衰竭》
栏目:急性肾功能衰竭 > 第二章 急性肾功能衰竭病理学 > 第四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
作者:陈孝文 江黎明 叶 锋
参编:江黎明,吴恒莲,杨华彬,陈孝文,陈晓春
页码:30-3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