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乳腺癌靶向性纳米粒

乳腺癌的临床治疗目前以手术结合放、化疗为主。化疗时,在每次治疗间期内,由于抗肿瘤药物的半衰期仅为数十小时,血药浓度迅速递减,使局部血药很快便低于理想的治疗水平。为了使载药纳米粒更有效地发挥乳腺肿瘤靶向作用,研究人员尝试用特异性的配基与纳米粒相连接,利用乳腺肿瘤细胞与配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而提高载药纳米粒对肿瘤细胞的主动靶向性。研究者将M4G3抗人乳腺癌单抗、盐酸阿霉素及磁性纳米粒制成平均粒径为216nm的阿霉素免疫磁性纳米粒,体外抑瘤实验结果表明,其杀伤癌细胞的能力明显超过对照组,确认了抗体导向功能的存在。 ......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书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栏目: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 第三篇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及临床应用 > 第十六章 抗癌药物纳米粒的肿瘤治疗 > 第四节 特定器官或肿瘤靶向性纳米粒
作者:黄文林
参编:管忠震,张晓实,郭亚军,朱孝峰,刘强
页码:399-40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