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PR)

玫瑰糠疹于1860年由法国Gilbert首先命名,本病为急性、病程自限性皮肤病,皮损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玫瑰色斑疹,表面附有糠状鳞屑,多发生在躯干及四肢近端。其发病机制不明,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研究认为与感染、自身免疫、变态反应、遗传性过敏等有关,尤其是病毒性感染,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与患者的细胞免疫和(或)体液免疫失衡有关。Leenutaphong用UVB光疗法治疗17例玫瑰糠疹患者,用红斑量照射,一周连续5天,连续2周。魏明辉等报告,用UVB照射治疗72例玫瑰糠疹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7 ......

——《皮肤病药物治疗学》
书名:《皮肤病药物治疗学》
栏目:皮肤病药物治疗学 > 上篇 皮肤病治疗各论 > 第一章 病毒性皮肤病 > 四、其 他
作者:靳培英
参编:陈志强,曹元华,马道铭,邵长庚,林麟
页码:22-24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