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三、心脏标志物与心肌炎危险分层

尽管不同病因所致心肌炎的分子和细胞病理生理学机制可能不同,但是都会出现心肌细胞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坏死和后期的纤维瘢痕,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仅10%~80%患者具有前驱症状。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症状轻重不一,病情严重程度不等,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20世纪90年代末,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了我国心肌炎和心肌病学者提出的“关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和采纳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工作组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的意见”. ......

——《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进展》
书名:《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进展》
栏目: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进展 > 第八章 心脏标志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心脏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
作者:马依彤 霍勇
参编:杨毅宁,谢翔,刘芬,于子翔,马翔
页码:337-338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