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头颅血肿和帽状腱膜下出血

由于胎儿头颅在产道受压、牵拉、器械助产等所致,随着产前诊断、产程监护、手术方式的改进,本病发生率已明显减少。头颅血肿:又称骨膜下血肿,常位于一侧或两侧顶骨部,局部皮肤不肿,不变色,由于骨膜下出血缓慢,血肿多在生后数小时或2~3天才明显,1周内达最大范围,以后渐吸收缩小。帽状腱膜下血肿:生后不久即见头皮局限性肿胀,出血可通过软组织扩散,出血量较少时血肿范围较局限,有的可被产瘤所掩盖,出血量多时,肿胀范围逐渐扩大,可累及整个头皮,甚至波及额、眼周、枕或颈背部。为避免感染不应抽吸血肿,若2个月后头颅血肿仍巨大, ......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
书名:《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
栏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下册) > 第13章 新生儿保健及新生儿疾病 > 第23节 新生儿时期其他出血
作者:胡亚美 江载芳
参编:陆华,申昆玲,左启华,江载芳,李同
页码:484
版本:7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