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2节 慢性病毒性肝炎

近三十年来,一直使用传统的慢性肝炎病理形态分类法,将慢性病毒性肝炎分为慢性持续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小叶性肝炎等类型,这一分类法的主要依据是各型慢性肝炎预后的不同。但目前已认识到,病毒性肝炎的预后和病程明显地受到引起损伤的病毒或其他病因的影响,受病毒复制程度的影响,还受机体对治疗反应的影响。有关肝炎病毒的理论及血清学检查发展迅速,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原位杂交来检测病毒DNA和RNA,因而结合病毒病因进行分类是具有实用意义的。 ......

——《病毒性肝炎》
书名:《病毒性肝炎》
栏目:病毒性肝炎 > 第2篇 病 理 学 > 第3章 病毒性肝炎病理形态学改变
作者:陈紫榕
参编:林旭,蔡琳,陈建,陈道纯,陈少华
页码:77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