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研究以外因素(extraneousfactor)或称第三因子的存在,使研究因素和疾病之间的联系强度变大或变小而未予处理时,将导致错误结论。这种由于第三因子的存在而出现的偏倚即是混杂偏倚。当然,这只是混杂偏倚导致结论错误的典型案例之一。在随机同期对照试验中,尽可能将干预因素单纯化也是避免混杂偏倚的手段,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牙髓病学领域内流行的观点是:超声根管器械有良好的根管消毒作用。一般认为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上进行干预所产生的效益中,霍桑效应占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