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一、历代医学古籍对骨质疏松症病名的认识

祖国医学古典医籍中,类似于骨质疏松的名称有骨痿(wei)、骨枯、骨蚀(shi)、骨痹(bi)、肾痹、骨极、消肾、骨缩病等,定性、定位比较准确的当属“骨缩病”。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黄帝内经》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记载了许多有关骨质疏松的病名、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原则等内容,如《素问·痿论》论述了大热伤肾阴,则骨不得营养而发生骨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素问·痹论》论述了骨痹日久,反复感受外邪,则出现骨关节肿胀、下肢肌肉萎缩、足不能着地等活动受限症状 ......

——《骨质疏松鉴别诊断与治疗》
书名:《骨质疏松鉴别诊断与治疗》
栏目:骨质疏松鉴别诊断与治疗 > 第一篇 概 论 > 第二章 骨质疏松的基本概念
作者:李 恩 薛 延 王洪复 杨定焯 李景学
参编:姚力,王洪复,薛延,赵宁,鲍捷
页码:93-9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