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二)药代学

单次静脉注射丙泊酚后,由于在体内迅速再分布,以及代谢与排泄,全血丙泊酚药物浓度很快下降。丙泊酚的初期分布半衰期为2~8分,按二室模型的研究显示,消除半衰期为1~3小时不等。消除半衰期长说明深部房室的灌注有限,从而导致丙泊酚返回到中央室缓慢。由于丙泊酚能在中央室快速消除,故此药从深部房室缓慢反流时,对丙泊酚浓度的初期快速降低很少影响。芬太尼对丙泊酚药代学参数的影响有争论,有的报告认为芬太尼能降低室间的与全身的清除率,当以同样速度输注丙泊酚与阿芬太尼时,丙泊酚的血药浓度较单独给予时高22%。由于丙泊酚的清除率 ......

——《现代麻醉学(上、下册)》
书名:《现代麻醉学(上、下册)》
栏目:现代麻醉学(上、下册) > 第二篇 麻醉基础理论 > 第21章 巴比妥类与非巴比妥类镇静药 > 第3节 非巴比妥类药 > 二、丙 泊 酚
作者: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
参编:田玉科,叶铁虎,史誉吾,庄心良,李文志
页码:481-483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