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损伤部位心肌极化能力降低,损伤部位的周围处于缺血状态,那么在病变处与正常心肌组织之间必然产生电位差,即有损伤电流形成(图中4‐17。损伤电流的方向是由电位较高的一方流向电位低的一方,即损伤电流必然自其周围以及心内膜方向流向受损的心肌,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电向量(综合向量)。由于受损部位的心肌电位降低,损伤电流产生的心电向量必然是自受损部位的中心朝向周围未受损的心肌,如图4‐17。当心室前壁外膜下一片心肌受损时,它的方向便是自前向后的,在心电图的胸前导联上便有T‐P段降低,引起ST段的相对值升高(心肌损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