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皮肤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cutis)

猪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皮下组织而成光滑的卵圆形结节,称为皮肤囊尾蚴病,一般不引起自觉症状及炎症。猪绦虫( Taenia solium )为寄生于小肠的有钩绦虫,虫卵随粪便排出后,可以污染饮水或附着于蔬菜水果而被人吞食,在胃内孵化成六钩幼虫后,穿越胃壁而入血流,以后散布于皮下组织等处而形成囊肿,被称为猪囊尾蚴( Cysticercus cellulosae ) 。囊肿的囊壁成环形带,囊肿内有透明液体及猪囊尾蚴,可查见虫体内原肠及具有四个吸盘的虫头,头顶部有轮状排列的小钩,死亡的囊尾蚴可有钙盐沉着。 ......

——《朱德生皮肤病学》
书名:《朱德生皮肤病学》
栏目:朱德生皮肤病学 > 第十七章 动物性疾病(一)原虫及蠕虫( 肠虫)
作者:方洪元
参编: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赵文学,方 方
页码:266-267
版本:4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