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t等人[ 14 ]于1980年首次使用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成功地治疗了两例难治性基底动脉狭窄。此后,一些病例报告和系列研究验证了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ICAS的可行性[ 15~17 ]。Jiang等人[ 28 ]根据颅内狭窄的位置、形态、路径提出了颅内动脉狭窄的LMA(locationmorphologyaccess,LMA)分型,以预测支架成形术的结果,同时他们还就并发症发生的关联因素进行了探索[ 29,30 ]。迄今为止,颅内支架的长期预后还不清楚[ 39~41 ],对颅内狭窄的成形术或支架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