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数千年的发展史中,积累、总结了丰富的食疗经验,并为后世药膳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表26‐1‐。汉代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除了用药还采用了大量的饮食调养方法来配合,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等。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北魏崔洁的《食经》、梁代刘休的《食方》等著述对中国药膳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元朝的统治者也重视医药理论,提倡蒙、汉医的进一步结合和吸收外域医学的成果,由饮膳太医忽思慧所编著的《饮膳正要》为我国最早的营养学专著,收载食物203种,首次从营养学的观点出发,强调了正常人应加强饮食、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