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4.起搏新技术:抑制电交替预防心律失常

在高危患者中植入ICD仍然是目前预防心源性猝死的主要方法,但是该疗法仍有若干不足之处。首先, ICD只有在心律失常发生后才能进行治疗,缺乏预防心律失常的功能,而ICD放电将使患者十分痛苦。其次, ICD放电同时也存在增加心力衰竭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的可能。随着起搏治疗心衰的技术日渐成熟发展,不应期内起搏刺激技术受到关注。2001年Burkhoff首先报道,在离体灌流动物的心脏中,在心搏逐跳后的不应期内发放起搏刺激,能够增加心肌收缩力,但不增加室性心律失常。2004年,欧洲心脏病杂志》公布了第一个不应期内起搏 ......

——《中国心律学.2013》
书名:《中国心律学.2013》
栏目:中国心律学.2013 > 第五篇 心脏起博器技术
作者:郭继鸿 胡大一
参编:蒋文平,方祖祥,马长生,杨延宗,吴书林
页码:297-29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