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四)肛门直肠畸形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posteriorsagitalanorectoplasty,PSARP手术)

1980年De Vries和Pe ńɑ提出的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的基本原则是术前必须行结肠造瘘,在骶部正中切口,合理地使用电切及电刺激器,充分游离直肠及确切地修复横纹肌复合体,以期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生理解剖功能。手术在直视下正中位进行,使手术创伤减到最低限度,可用于几乎所有的肛门直肠畸形手术,但一些男孩高位畸形和一些一穴肛畸形需加用腹腔镜手术或剖腹手术。一期行PSARP,可使肛门直肠畸形的新生儿大便能早期通过成形的直肠肛门,肛门括约肌、耻骨直肠肌的功能早期得到应用和训练,有利于复杂的排便反射早日完善。 ......

——《小儿腹部外科学》
书名:《小儿腹部外科学》
栏目:小儿腹部外科学 > 第十六章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 第四节 治 疗 > 二、手术时间及术式选择
作者:王 果 冯杰雄
参编:王维林,蔡威,郑珊,董蒨,夏慧敏
页码:420-423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