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早在19世纪早期,Corvisart医生就提出了“心肌炎”这个名词,200年来,人们对心肌炎的认识进展缓慢,心肌炎的真正发病率也不清楚,最初的数据来自于尸体解剖。现行的诊断标准采用心内膜活检(endomyocardial biopsy,EMB)标本,将Dallas分类法的组织病理学标准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病毒特异性DNA(或者RNA)PCR检测方法结合起来建立诊断。新的诊断方法使得我们对心肌炎的病原学、发病机制有了深入的理解,认识到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是病毒损害、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失调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临床微生物学》
书名:《临床微生物学》
栏目:临床微生物学 > 第三篇 临床微生物学各论 > 第二十八章 心血管系统微生物感染
作者:贾战生 陈智
参编:尹文,陈琳,马越云,王晶,王新
页码:635-64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