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是指在儿童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了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影响儿童少年本身的学习和社会化功能,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品行障碍发展至青少年时期,可转化为青少年违法(juvenile delinquency)。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分类(DSM‐Ⅳ)将“品性障碍”归在“注意缺陷及破坏性行为”类别。10)则将品性障碍划分为局限于家庭内的、非社会化的、社会化的、抑郁性的和多动性的等亚型。树立好的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范,教育人们以良好的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要求自己,让人们以正确的认知模式调节个体行为,约束不良行为,从而降低儿童品性障碍的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