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第七节 抗精神病药主要不良反应

神经元突触的密度、多巴胺受体的密度及大脑的代谢率在个体出生后的前3年逐渐生长、发展达到顶峰,随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抗精神病药对某些递质的受体长期阻断后,使突触前相应受体的敏感性上调,而突然停药后,递质-受体结合后的效应相对增大导致撤药性不良反应发生,常称为“反跳”现象。由上述讨论可见,抗精神病药可以对人体多种生化递质/调质系统产生作用,因此,往往同时具有多方面的不良反应。在诸多不良反应中,最让人担忧的是抗精神病药对儿童、青少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长发育的不良反应,如过度镇静、迟发性运动障碍等。抗精神病药对儿童、青少年的主要不良反应见表7-6。

……
——《儿童青少年临床精神药理学》
书名:《儿童青少年临床精神药理学》
栏目:儿童青少年临床精神药理学 > 第七章 抗精神病药
作者:杜亚松
参编:李雪荣,苏林雁,黄继忠,王民洁,方贻儒
页码:168-170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