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时,心脏结构及一系列电生理特性的变化,形成了心律失常发生的基质。在此基础上,折返、触发活动及自律性增高共同导致了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发生(图4‐5‐。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增加与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而I Ks呈不均匀下调,内膜及中层细胞下调较显著,而外膜细胞的下调幅度较小,导致中层与外膜之间I Ks的差异进一步增大,这可能是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加的主要离子流基础,最终导致后除极和跨壁折返激动,形成快速性心律失常(图4‐5‐12,图4‐5‐。肥厚的中层及心内膜心肌细胞在慢频率的刺激下,APD延长明显,T波进一步增宽,并可形成2相的早后除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