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三、生物治疗

早年应用卡介苗(BCG)皮肤划痕法、瘤内注射或口服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它不仅可使病人体内的淋巴细胞集中于肿瘤结节,起到对肿瘤的直接作用,还可刺激人体产生增强免疫的作用。近年多采用干扰素、白介素‐2等细胞因子治疗。随后该协作组对高剂量IFN‐α‐2b组(同前)、低剂量IFN‐α‐2b组(3 MU/d,每周3次,连用104周)和观察组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入选条件同前,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与观察组相比,高剂量组RFS有统计学意义,包括Ⅱ期病人,而低剂量组RFS无统计学意义。但综合多家大宗临床试验报道,应用IFN‐α作为高危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其剂量强度和治疗持续时间尚无定论,各方案的疗效尚无一致的结果证实。

……
——《肿瘤合理用药》
书名:《肿瘤合理用药》
栏目:肿瘤合理用药 > 第二十三章 恶性黑色素瘤的合理用药 > 第二节 合理用药
作者:安永恒 丁爱萍 梁 军
参编:丁爱萍,于壮,于洪升,王松,王梅
页码:858-859
版本:2
出版时间:2008-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