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一、细胞受体特性和分类

细胞信号转导始于细胞膜上的受体(图2‐。1),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可以通过受体构象改变,将细胞外信号传到细胞内,引起酶活性或者功能的改变(如蛋白激酶活化、离子通道开放),也可以通过受体与下游的细胞内蛋白耦联,引起细胞活性的改变,如与G蛋白耦联受体(GPCR)。酶耦联的一大类细胞表面受体是异源受体,有胞内接触酶或者类似的细胞内酶结构,这一类受体包括: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受体、酪氨酸磷酸化受体和丝/苏氨酸激酶受体,配体与这些受体结合后改变细胞内接触酶的活性。CAMP、cGMP、IP3和Ca2 +都是重要的第二信使,它们的浓度变化影响其他调节酶和效应酶(主要是蛋白激酶和磷酸化酶)的活性。

……
——《麻醉药理学基础与临床》
书名:《麻醉药理学基础与临床》
栏目:麻醉药理学基础与临床 > 第2章 信号转导机制:受体与配体
作者:叶铁虎 李大魁
参编:于永浩,王云,王天龙,王永光,王国林
页码:28-29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