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三、临床治疗策略与实际问题的处理

抗精神病药能显著减少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危险,特别是最初的1~2年内。例如,Kane(1982)在1年的随机化、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发现,接受氟奋乃静癸酸酯治疗的2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无1例复发,而安慰剂组的复发率达41%。Crow(1986)的报道反映,在2年的随访中,接受药物治疗组的复发率为 46%,而安慰剂组的复发率达62%。Kane(1999)等进行的meta 分析发现,约24%的患者接受安慰剂但在1~2年内未见复发,提示相当部分患者未服药也不复发和安慰剂作用的问题,但在临床实践中,除非一开始就不予用药,否则无法可靠识别患者的自愈,而一开始就不予用药也不切实际,可能引起急性期治疗的延误而导致预后的不良。事实上,即使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经典抗精神病药有效,但70%~80%的患者在之后的5年内发生第2次复发,当然,这种高复发率与维持治疗时间过短或自行停药有关。 一些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如果患者主观感觉良好时可以中断一个时期的用药,只有出现早期复发迹象时再重新治疗,这种观点也被称之为“目标性” 或“间断性” 治疗策略,可以减少患者长期用药时所经历的多种不良反应。但一些大样本的对照研究显示,这种间断性治疗的复发率为持续治疗的2倍,从而得出以下结论:持续性治疗更为可靠。上述结论和间断性治疗策略与当时多为经典抗精神病药易产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危险这一考虑有关,而氯氮平和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几乎很少导致TD。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四篇 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学 > 第一章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药物治疗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679-680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