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药代动力学特点

氟伏沙明经口服后能被胃肠道很好地吸收,如单剂量100mg 投药后约2~8h 可达血浆峰浓度(31~87mg/L),进食对药物的吸收无明显影响,平均血浆半衰期在单次投药后约为19h,随着剂量增加,半衰期也趋于增加,在25~100mg/d,连续10天给药后,血浆浓度的最高值(C max)呈剂量‐依赖关系,但在大于100 mg/d 的剂量超过10天之后,稳态血浓度和最高峰浓度分别平均为546ng/ml 和88283ng/ml,提示在剂量大于100mg/d后,药代呈非线性特征,即在氟伏沙明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血药浓度监测不能作为治疗过程中疗效评价的指标。氟伏沙明的蛋白结合率仅79%,主要与清蛋白结合,相对于氟西汀(94%)、帕罗西汀(95%)和舍曲林(98%)而言,显得较低,在体内分布广泛,在肝脏有明显的首过代谢,使得其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仅为50%左右。氟伏沙明的代谢较复杂,至少有11 种代谢产物,但都不具有精神或神经活性作用,主要代谢途径是氧化去甲基化和脱氨基过程,在服用后71h 之内,至少有90%以代谢产物形式经尿液排泄,只有不足4%的原药以原形排泄,在乳汁中未发现有明显的积累和分泌。 氟伏沙明分为25mg、50mg 和100mg 三种剂量规格,抑郁症治疗的剂量范围通常在100~200mg/d,但对一些严重抑郁障碍或共病强迫障碍的患者,治疗剂量可能需加至300 mg/d。一般在开始服用时先给予50mg,晚上单次服用,而对那些有药物不良反应易感病史的患者应采取更低的起始剂量,当治疗剂量>100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三篇 精神药物的分类和药理学原理 > 第二章 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 第三节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 四、氟伏沙明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411-412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