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的经典药动学是以“隔室”模型作为其理论与实验数据解析的支柱的,至今仍广为沿用,对测定制剂的狭义生物利用度以及制订临床用药方案等具有一定的价值。随着检测精度的提高与电子计算机在药动学领域的推广应用,20世纪后半期逐渐出现了跃出经典药动学旧框的两种迥然不同的研究方向:一种是借鉴线性系统自控论中的频域原理,不追求药物在体内动态的细节,直接探讨输入行为与输出反应之间的定量关系,或者不通过模型。直至60年代中后期,Bischoff及Dedrick等才正式开创比较可行的“生理药动学模型”的研究,此后则发展为现代药动学研究中有一定研究成果与值得加以重视的子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