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氮平治疗过程中直立性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和其他EKG 改变较常见,一般出现在治疗早期。窦性心动过速与剂量相关,心率增加的幅度约为20~25次/min,可能因胆碱能阻滞作用导致继发性迷走神经兴奋有关。一般情况下,患者多可产生耐受性,如持续存在,最好予以减量或加用β受体阻断剂,必要时甚至换药。窦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EKG 改变,偶可见可逆性非特异ST‐T 波改变,T 波平坦或倒置,多数情况下可不必处理。治疗早期还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可伴有昏厥,偶有循环虚脱合并呼吸抑制或停止的报道,故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也有少数报道认为可能引起高血压。但以直立性低血压和心动过速最为常见,且有潜在的危险性,应严密监测。氯氮平是否引起心肌炎或心肌病也越来越受到关注,Hagg 等根据瑞典药物不良反应监督委员会和相关病例报道的分析结果认为,此类心肌损害可能致命,但发生率极低,80%心肌病发生于50岁以下的患者;Cohen 等分别比较氯氮平、奥氮平和氟哌啶醇对躯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变化,发现氯氮平治疗时心律失常和心脏去极化改变更为多见。猝死是氯氮平治疗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其原因与剂量突然增加导致室性心律失常有关,专家建议氯氮平治疗时剂量增加每2天不应超过50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