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丙型肝炎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全球约有1.7亿人感染HCV,流行率约为3%,其中85%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在10~20年中又有20%~50%进展成肝硬化,1%~4%发展成肝细胞癌[ 1 ],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自从国家实施血源管理后,输血后丙型肝炎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仍不断有通过各种途径感染HCV的病例,例如静脉吸毒人员的增加等,带来疾病负担的同时,又成为危险的传染源。因此,国际上关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进展主要是:对现有的PEG‐IFN‐α联合RBV的治疗方法进行优化,进行个体化治疗,研发新型药物(包括丙型肝炎特异性靶向药物等)[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