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障碍是多发于儿童时期的一种精神神经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增加,本病起病隐匿、病程长,迄今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清楚,因此目前治疗仍然以对症为主,兼顾可能的病因。抽动障碍大多数可缓解,少数症状迁延,但积极治疗可以极大降低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有些发病年龄较早的抽动障碍患儿预后较差,可导致行为问题和人格缺陷,需特别注意加强教育和心理指导。抽动障碍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的精神障碍。维持治疗的目的在于巩固疗效和减少复发。结束维持治疗时采取逐渐减量至停药的方式更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