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70年代,有学者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缺少目标导向性的行为,可能与他们脑内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缺损有关。关于去甲肾上腺素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焦点:多巴胺‐β‐羟化酶(DBH)和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 DBH 在多巴胺向去甲肾上腺素的转化中起催化作用,是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标记酶。精神分裂症患者尸体脑中的DBH 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认为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有缺损。脑部DBH 活性的下降可能导致多巴胺积聚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下降,这两种单胺类递质平衡关系的破坏构成了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化学基础。 MHPG 是中枢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的主要终产物,以游离或结合形式(硫酸MHPG 和葡糖苷酸MHPG)经尿排出。另外,尸体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可用α和β亚型受体的配体来检测。最近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边缘系统的β1和β2受体分布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