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速览]三、血管外给药

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必须吸收才能发挥治疗作用。药物吸收的影响因素很多,任何药物的吸收量抑或吸收速率的改变都会影响血药浓度或体内药量,从而改变药物的效应强度。与等量药物静脉推注比较,血管外给药因为有吸收过程才能进入体循环,药物吸收过程使血药浓度峰值变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但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峰值远低于静脉注射给药。血药浓度到达峰值以后,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可高于等量静脉注射,因为药物仍在不断被吸收,补充入血流。从前,在血管外给药,把给药之初到血药浓度峰值之间的时间称为药物的吸收相。某些药物剂型如缓释片等,其在体内吸收缓慢,可延长到达血药浓度峰值时间和降低血药浓度峰值。

……
——《个体化用药剂量设计》
书名:《个体化用药剂量设计》
栏目:个体化用药剂量设计 > 第一篇 药动学基本理论和给药方案的制定 > 第二章 药动学原理 > 第2节 给药途径与时量关系
作者:黄守坚 黎明涛 陈汝筑
参编:
页码:45-46
版本:1
出版时间:2004-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