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Moore和Pere [ 2 ]在牛脑中发现一种酸性蛋白,含量很高,约占可溶性蛋白的1%,依据其在DEAE‐纤维素色谱上的组分数以及在淀粉凝胶电泳中的迁移位置,命名为14‐3‐3蛋白。随后的大量研究表明[ 18 ] 14‐3‐3蛋白在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均有表达,是由不同基因编码的高度同源的蛋白家族。抑制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由于类似“分子砧”的作用,与14‐3‐3蛋白结合后,部分配体蛋白与其他蛋白的结合位点被隐藏或封闭,使结合能力下降或丧失。最有力的证明是RAF1蛋白通过这一机制与BCR [ 32 ]、PKC‐ζ [ 33 ]、A20 [ 34 ]等蛋白相互连接,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