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1受体还能激活PKA,使L 型Ca 2 +通道开放,改变细胞内Ca 2 +水平,并促使磷脂酰肌醇水解。 D 2样受体包括D 2、D 3和D 4受体,D 2受体mRNA 主要分布于纹状体、伏隔核、嗅结节以及黑质致密部(SNC)。D 2样受体与Gi 蛋白偶联,抑制AC 活性,开放K+通道,同时关闭Ca 2 +离子通道,由于K+通道开放,引起细胞膜超极化,阻止电压依赖性Ca 2 +内流,并直接抑制电压门控的Ca 2+通道。D 2样受体还可与Gi 蛋白共同抑制细胞膜上PLC 将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 2)水解为IP 3和DG,IP 3和DG 均为第二信使,IP 3作用于内质网上的Ca 2+通道,使Ca 2+库释放Ca 2 +。另外,D 2样受体还可促进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释放,可能由D 2或D 4受体介导。D 2样受体位于DA 神经元上(包括D 2和D 3受体),作为DA 能神经元的自身受体,反馈调节DA 神经元的功能。这些突触前的D 2自身受体与Gi 蛋白偶联,抑制AC 活性,使cA MP 水平下降,依赖cA MP 的PKA 活性随之减弱,使磷酸化的酪氨酸羟化酶(即活化的TH)减少,限制多巴胺的生物合成。D 1和D 2受体均参与自我给药(drug self‐ad ministration)行为,D 2受体介导兴奋剂的增强效应,而D 1受体则发挥允许(per missive)作用,因而内源性DA 对D 1受体的刺激为D 2受体介导的行为和基因调节所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