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始终呈液体流动状态。在血管壁完整无损的情况下,血液本身存在着凝血和抗凝血、纤溶和抗纤溶两对矛盾系统,它们维持着对立统一,保持着对立平衡,及时发挥着调节作用,从而使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一旦平衡失调,便会出现出血、凝血、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心、脑、肾、肺等重要脏器疾病的重要病因,也是产生器官功能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血小板粘附在损伤的内皮表面后,血小板互相聚集(第一聚集相),并释放出二磷酸腺苷(ADP),使更多的血小板更致密的聚集(第二聚集相),形成牢固的血栓,抗血小板药物在防治血栓性疾病上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