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利用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按病毒基因提供的遗传信息合成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然后再装配并从细胞内释出。多数抗病毒药对宿主细胞均有毒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开发的新的抗病毒药,试图通过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比较病毒与宿主代谢间的差异,寻找抗病毒攻击的靶点,如抑制病毒酶系、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基因组脱壳、子代病毒颗粒的装配、病毒的核酸合成等,以避免损害宿主细胞,但抗病毒药通常对处于隐匿状态的病毒无效。目前临床常用品种主要有:抗流感病毒药(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扎那米韦、奥塞米韦)、抗疱疹病毒药(阿昔洛韦、贲昔洛韦、更昔洛韦、西多福韦等)、广谱抗病毒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