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一、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急性疼痛常表现为伤害感受性疼痛。机体受到物理、化学或炎症刺激后产生急性疼痛的痛觉信号,并通过神经传导及大脑的分析而感知。皮肤痛感受器又分为高阈机械痛感受器(HT M)和多觉型痛感受器(PMN)。例如,吗啡、芬太尼等阿片类止痛药属外源性阿片,其作用与内源性阿片相似。当外源性阿片与阿片受体结合时,将与抑制性G蛋白结合,减少环磷腺苷生成,直接或间接抑制Ca2 +及Na +通道的离子电流,减少P物质释放,从而抑制疼痛信号传导,达到镇痛作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则是通过选择性抑制神经末梢对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5 -羟色胺的再摄取发挥辅助镇痛作用。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临床应用与管理》
书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临床应用与管理》
栏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临床应用与管理 > 第一章 总 论 > 第二节 疼痛发生的机制
作者:徐建国 于世英
参编:孙燕,罗爱伦,于世英,马弘,王向群
页码:2-5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